如何開好一場品牌創意會?
“頭腦風暴法”已經成為企業常用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它是一種最為常用的激發群體創造力的方法。
1、當品牌面臨重要的傳播節點時,企業一般會組織開創意會,采取“頭腦風暴”的方法,集體來解決問題。已故著名品牌策劃人“葉茂中”先生就是特別喜歡開頭腦風暴創意會的專業人士之一,他還發明了“憋尿法”,如果創意想不出來,就不“尿尿”。當然,“憋尿”法并不可取,這種方法確實會損害健康。“頭腦風暴法”已經成為企業常用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它是一種最為常用的激發群體創造力的方法。這種方法快速、簡單而且有效。然而, 許多組織卻在頭腦風暴法上屢屢受挫, 以至于最后放棄使用它。于是他們說, 頭腦風暴法已經過時了, 而且不再有效。但事實上人們受挫的真正原因乃是, 他們沒有適當的使用頭腦風暴的方法。一次奏效的頭腦風暴是有趣而充滿活力的。它能夠產生許多好的主意。但較差的頭腦風暴卻令人受挫, 消磨動力。
2、“頭腦風暴”既然如此有價值,我們今天一起聊聊開好品牌頭腦風暴創意會的方法。
3、第一,會議設定清晰的目標:如果一次品牌創意頭腦風暴要達成的意圖是模糊不清的,那就很容易變成一場大家聊八卦、瞎扯蛋的“扯蛋會”。所以,如果要舉行頭腦風暴會議,一定要設立清晰的目標。一次頭腦風暴的目的是, 為了達到一個具體特定的目標, 而產生許多有創意的主意。最好的方法是, 把這個目標設定成一個問題。模糊的目標是無用的?!拔覀?023年,我們品牌的整合傳播如何做得更好?”就沒有“我們如何制定2023年品牌的整合營銷日歷?”來得具體清晰。然而,也不能特別具體,否則也就失去風暴的意義,如果太過于具體,就直接布置工作,讓具體的人去完成,太過于具體,會使頭腦風暴受到局限, 減少更多的可能性。例如“我們如何通過利用現有渠道和當前的產品設置, 使銷售量翻倍?”這樣的問題, 也許就過于限制了。每次開頭腦風暴會議之前,形成一份創意簡報,讓需要參會的人對開會的背景資料,已有的一些情況和需要參會人員開會前做的準備等都在創意簡報上寫清楚。以避免參會人員進入會議室還還處于“懵圈”的狀況出現。
4、第二,選擇更多有相關性但不同知識背景的人參與:假如參加創意會的人員,知識背景太過于相信, 就極易陷入一種“群體思考”之中, 這樣很容易禁錮了群體的創造力。因此要小心地選擇參與者。同時,控制參與人員的數量,數量過多,發言不充分,數量過少,又缺乏創意會必要的氣氛,參與者的數量控制在5到8人為宜。在整個頭腦風暴小組中還應引入一些其他領域甚至與討論的話題無關的旁觀者,這些人常會提出不同角度的看法, 以及奇特的創意。不同背景的參與者組成的討論, 效果是最好的。這些人可以涵蓋不同的年齡層次、男性和女性、經驗豐富的老手或者新人。
5、第三,不讓在場的人過早隨意評判創意,而是引導發想:頭腦風暴最重要的原則是,將評判推后。為了鼓勵大量不同凡響的好想法出現, 確保沒有人對任一想法提出批評、負面的評價或任何的評判, 是非常重要的。參與者說出的任何一個想法, 無論顯得多么愚蠢, 都要記錄下來。在產生想法階段不進行評判的原則極為重要, 因而需要嚴格的加以執行。有個好辦法是用水槍懲罰提出評判的人。
6、第四,先追求"數量"再追求質量:創意會不能剛得到幾個想法, 就開始分析。組織者應先追求"數量"再追求質量。想法的數量越多越好。在一切活動當中, 頭腦風暴是為數不多的數量能夠改善質量的活動。想想達爾文式處理過程。各不相同的想法產生得越多, 其中一些最終被選中的可能性就越大。你需要很多的精力和各種聲音, 才能得到大量特別的想法。完全無法使用的瘋狂想法往往起到跳板的作用, 引領我們想出可以被采用的新穎卓絕的方案。
7、第五,在創意會上留住“好創意”:不要在沒有達到清晰的執行計劃之前, 就結束頭腦風暴會議, 即使已經產生了一大堆想法。如果看不到一個真實的結果, 人們會感到之前進行的過程沒有意義, 從而灰心喪氣。應該在會上快速地分析一下得到的這些想法。一種好的方法是把總結性發言分成三個部分,有見地的想法、有趣的想法或反對意見。若在有見地的想法里, 有特別出色的點子值得馬上去實施的, 應該立即將之作為一個實踐項目交予相關的實行者。如果時間較為緊迫, 可以采取專家評分法,評出好創意,在會議上采用五分制評分法選出最好的創意。參與者為每個想法打分。他們可以自由的將五分分配給喜歡的想法。比如, 將五分平均分給五個想法, 每個想法得到一分, 也可以將五分全部給某一個想法。然后, 將每個想法的得分相加, 選出得分最高的想法, 留待后議。
8、最后,召集人可以對所有參與的人表示感謝,時間允許,可以邀請大家一起輕松下午茶或晚上聚餐。